農歷乙巳年的春節即將來臨。去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我國春節文化在世界舞臺上又一次閃耀的里程碑,也象征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世界性影響力再度提升。
為歡度第一個非遺春節,進一步弘揚與傳承春節文化,華東師范大學特別策劃開展以“我在家鄉過‘非遺春節’”為主題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意作品征集活動。期待全校廣大師生用人工智能的創意之光,賦予傳統春節以全新的表達方式,讓更多人看到家鄉獨具魅力的非遺元素,進一步烘托AI在華東師大的濃郁氛圍。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我在家鄉過‘非遺春節’”
結合歡度第一個“非遺版”春節這一時間節點,聚焦家鄉春節的獨特習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用AI創作形式展現家鄉的自然人文風俗風貌,表達對傳統文化與時代創新的雙重致敬。
二、征集對象
華東師范大學全體師生
三、征集時間
即日起至2025年2月28日
四、征集內容與要求
(一)作品形式
1. AIGC靜態視覺作品:以海報、插畫、藝術拼貼、攝影后期等形式,突出春節的民俗符號(如年畫、剪紙、燈籠、對聯等)和非遺元素。
2. AIGC動態視聽作品:通過視頻、動畫、電子賀卡、數字化新春賀禮等方式,展現家鄉豐富多彩的春節特色文化。
3. 其他AIGC創新形式:如交互式H5、小程序、AR/VR體驗等,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各地春節魅力。
(二)創作要求
1. 作品需緊扣“我在家鄉過‘非遺春節’”主題,聚焦各地春節風俗背后的非遺價值與文化底蘊,如展示飲食、器物、慶典、風景、歷史、典故等多樣的歲時風貌和節慶活動。
2. 使用至少一種AI生成工具或技術(如生成式圖像、視頻、文本、音頻等)進行創意設計,鼓勵多種技術融合與跨學科合作。
3. 作品內容健康、積極向上,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得出現低俗、侵權或違法內容。
(三)提交形式
1. 電子稿形式統一發送至指定郵箱:tw@admin.ecnu.edu.cn
2. 郵件主題及附件文件名統一格式:“我在家鄉過非遺春節+姓名+作品名稱”。
3. 在郵件正文中注明:作者姓名、學號/工號、所在院系/部門/專業、聯系方式、作品簡介(不超過200字)。
4. 如為視頻等大容量文件,請通過云盤分享下載鏈接并保證鏈接有效。
五、評審與獎勵
(一)評審流程
學校將組織專家團隊分階段進行初評與復評,重點考察作品對“春節”這一世界級非遺文化主題的深度挖掘、AI技術的創新運用以及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文化價值度。
(二)獎勵設置
三種作品形式,各設立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以及優秀獎若干名,頒發獲獎證書及相應獎品(金)。
獲獎作品將在校內新媒體平臺以及相關宣傳渠道進行展示,并優先推薦至校內外相關文化活動中展映、展播。
六、活動亮點
銜接重大歷史節點:通過創作,紀念并慶祝我國春節文化成功申遺、獲得國際認可的重要時刻。
融合當代科技:充分運用AIGC相關技術,為傳統文化注入現代活力,讓師生體驗AI與藝術結合的無限可能。
呈現地域文化:每個家鄉的春節習俗各具特色,匯聚作品,形成“百花齊放”的多元春節文化圖景。
七、注意事項
參賽作品須為原創,保證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識產權,如涉及侵權行為,由參賽者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主辦方擁有對參賽作品在學校宣傳、展覽等公益性用途的使用權。
本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欒同學 薛老師
聯系電話:15666580206 18817564110
咨詢郵箱:tw@admin.ecnu.edu.cn
讓我們以AIGC的創意力量,記錄并見證傳統春節申遺成功的高光時刻,凝聚情感記憶,釋放無限想象。期待每一位華東師范大學師生的積極參與,攜手打造一場兼具文化深度與科技魅力的“非遺春節”盛宴!
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
華東師范大學團委
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設計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學院
202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