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商周金文智能鏡”,艱澀難懂的“天書”商周金文就能為大眾讀懂使用,一般民眾可以瞬間獲得金文專家才具備的商周金文知識系統……5月31日,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發布AI+表意文字大數據成果——“文鏡萬象”出土文獻智能識別釋讀系統之“商周金文智能鏡”。

華東師大發布智能文字識別系統

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副主任董蓮池主持發布式
“商周金文智能鏡”是“文鏡萬象”系列的首個成果,開啟人類表意文字的學習、釋讀、研究智能化的全新方式?!拔溺R萬象”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基于20余年中國文字數字化建設成果,跨學科研究打造的智能文字識別系統,由劉志基、臧克和兩位教授領銜的專家團隊攻關而成,識別的對象包括以出土文獻文字為主的從殷商到現代的各時段漢字、表意系統的少數民族文字以及域外各類古文字。

智能文字識別系統團隊領銜專家劉志基教授
“商周金文智能鏡”是對商周金文資料進行深度建設加工的數字化平臺,運用人工智能領域多種前沿技術,首次實現商周金文多維度智能自動識別釋讀。相對于只能識別字形的抽象字單位歸屬的其他已有文字識別工具,“商周金文智能鏡”能進行文字及其各種屬性的系統識別、成篇文字材料的整體性識別、文字載體的特征性影像識別。

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副研究員郭瑞作研發匯報

計算中心高級工程師陳優廣作研發匯報
專家指導
“就社會普及而言,‘商周金文智能鏡’是一種革命性的商周金文學習工具。”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主任臧克和說,可以預期,商周金文這種由于歷史因素被長期塵封的寶貴傳統文化資源,將會在社會各專業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而商周金文本身也將在此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傳承。
對專業研究而言,“商周金文智能鏡”的意義,就在于它可以消除商周金文數字化現有的關鍵性盲點,通過字形識別來打通商周金文各類數據關聯對接,盤活數字化營造的商周金文大數據系統,推動商周金文研究大踏步邁向智能化時代。

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主任臧克和作發布式總結
臧克和介紹說,“商周金文智能鏡”有著持續20多年的研發歷史,2003年版《商周金文數字化處理系統》這一首次完成商周金文全面數字化的光盤版成果是它的前身?!吧讨芙鹞闹悄茜R”的研發經驗,將對“文鏡萬象”其他分支成果的推出產生積極作用,今后“殷商甲骨智能鏡”“戰國文字智能鏡”“秦漢文字智能鏡”“魏晉南北朝文字智能鏡”……等各時段漢字識別系統,以及“納西東巴文智能鏡”“水書智能鏡”等少數民族表意文字識別系統乃至“古埃及文智能鏡”等域外表意古文字識別系統將陸續面世,為人類表意文字學習、傳承、研究開辟新時代。
圖文|田波瀾 來源|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 編輯|王睿珺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