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由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主辦、教育學部承辦的華東師大2019年第4場終身教授學術報告會在中山北路校區逸夫樓舉行。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大終身教授、教育學部主任、腦科學與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袁振國教授與美國堪薩斯大學教育學院杰出教授兼商學院教授、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校長特聘教授、英國巴斯大學特聘全球講席教授趙勇,就“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倫理思考”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對話。本次活動由教育信息技術學系主任顧小清教授主持。

教育學部舉辦終身教授學術報告會:趙勇與袁振國就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倫理思考進行對話  
  袁振國首先作主題報告,他從人類文明和知識增長加快發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國際與國內對人工智能與教育結合的重視的角度出發,率先提出了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倫理問題的三個層次:對人工智能的惡意使用,人工智能本身的雙刃性以及人工智能的潛在風險。在此基礎上,袁振國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之于教育倫理的基本原則,他認為應該從以人為本、安全、尊重隱私、透明、公平這五個方面考慮AI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然后,袁振國進一步分析了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六大倫理風險:隱私侵犯、繭房剝奪、評價定勢、潛能遮蔽、智能依賴、情感忽視。整個報告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引起與會者的熱烈反響與共鳴。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大終身教授、教育學部主任袁振國作主題報告  
  趙勇緊接著作主題報告,他指出“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倫理思考”是一個全新且潛力巨大的前沿領域,他從人與機器的關系入手,闡明人工智能對人類倫理的挑戰本質上是人工智能和天然智能的競爭,是人類與機器競爭的進一步延伸。他結合中外典型案例,提出有關人工智能倫理問題的討論核心是“該不該”以及“好與壞”的問題,同時應關注“對誰有害,對誰有利”以及人工智能的應用效果等問題。趙勇還指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應用中對個體發展存在的認識誤區,引起與會人員的熱烈反響。

美國堪薩斯大學教育學院杰出教授兼商學院教授、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校長特聘教授、英國巴斯大學特聘全球講席教授趙勇作主題報告 

報告會現場
  在對話階段,袁振國教授、趙勇教授就“對‘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的關注究竟是源于人工智能技術自身的風險,還是源于倫理問題本身”“現階段弱人工智能應用于學校學習系統所帶來的倫理問題”“人工智能應用于教育領域的發展前景”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并與現場聽眾密切互動,深入解答了大家廣泛關注的前沿問題。


提問互動環節  
  顧小清在總結時表示,人工智能這一嶄新的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同時也存在潛在的風險。對于人工智能倫理問題的探討應該是多角度、多層次,著眼于當下和未來的時代背景,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探討,有助于提前警示人工智能這一革命性技術對倫理的沖擊和挑戰,深刻反思人工智能等導致的倫理后果。
圖文、來源|教育學部  編輯|彭佳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