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師生們循聲而來,從校園中的四面八方匯聚在華東師大閔行校區圖書館前。笑容洋溢在每一位師生的臉龐,熙熙攘攘的人群匯聚成了紅色的海洋,從傾聽到合唱,將祝福化作同一首歌。
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華東師大發布《我和我的祖國》快閃 表白祖國,禮贊新時代
接續奮進:立足上海與新中國同向而行

黃浦江岸

國旗冉冉升起
伴隨著朝陽和歌聲的旋律,畫面首先從黃浦江岸來到群賢堂前。1951年10月,五星紅旗在華東師范大學群賢堂前的草坪上升起,新中國組建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范大學在上海蘇州河畔成立。
當國旗冉冉升起,鏡頭從中山北路校區轉向閔行校區。華東師大“一校兩區、聯動發展的辦學格局正是學校根據上海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的戰略部署實現的自我突破和全新跨越。
砥礪前行的華東師大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教師教育領先、文理基礎學科優勢明顯、國際化程度較高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華東師大校門
大半個世紀以來,華東師大立足上海,服務全國,將學校發展和國家、上海發展緊密結合,一代代師大人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無愧于時代的華章。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何積豐院士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院長何積豐院士和平日上班一樣,一早就出現理科大樓快閃活動的拍攝現場。何積豐院士1943年出生,是上海高校最早一批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之一,榮膺“上海市科技功臣”。他兩次遠渡重洋,負笈求學十余載,見證了時代變遷,也是新時代科技創新的親歷者和推動者。他的經歷是擁有夢想、敢于創新、奮斗實干的中國科學家群體的真實寫照。“我們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我們的成長也與國家的成長同步,我們要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繼續努力奮進。”何積豐說。

市教衛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師德標兵,高校上海市先進工作者楊國榮
上海市教衛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師德標兵,高校上海市先進工作者楊國榮教授正在麗娃河畔的24小時書吧和同學們交流。楊國榮會通中西的為學之路,始終指向現實的意義追問。作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楊國榮表示,“這一代學人特有的對現實的關切、不同程度的理想意識和使命意識,對文化傳承、世界變遷、人類命運的關懷,深深影響著其人文研究和學術思考。”

青年科學家群體
80后的青年科學家代表、華東師大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健和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葉海峰等也出現在活動現場。他們和很多青年科學家一樣,放棄了國外科研機構拋出的“橄欖枝”,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在黃浦江畔成就了一番事業。
活動中,他們一同為祖國獻歌,展現了華東師大人接續奮進,以奮斗作為生命底色的追夢歷程。

快閃全景
育人沃土:展開別開生面的思政大課堂
當《我和我的祖國》唱到高潮時,現場沸騰了。這富有感染力的歌聲里流淌著砥礪報國的紅色血液,師生同唱一首歌,銘記崢嶸歷史,共同感受蓬勃涌動的愛國熱情。

玉米炒葡萄發明人、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玉紅

奧數國家隊教練、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熊斌

全國青教賽一等獎、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呂志峰

全國青教賽一等獎、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閆方潔
在參加演唱的人群中,有4位“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他們是,“玉米炒葡萄”創意菜發明人劉玉紅,奧數國家隊總教練熊斌,中文系教師呂志峰和思政課教師閆方潔。劉玉紅把研究創意菜比喻為“解題”,不斷變“花樣”只為了讓同學們“多吃點健康食品”;熊斌帶領國家隊多次斬獲奧數大獎,更期盼同學們學會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呂志峰講好國學原典和中國故事,把《古代漢語》上成了學生的秒殺課;閆方潔用“真信、真懂、真愛”打造“年輕、可愛、行動力爆表的馬克思主義”課堂。他們崗位不同,各有專攻,但都有同一個特點:堅持育人為本,深耕在大學這片育人的沃土上,為人才成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青年教師和學生們一同歌唱
參演其中的還有《師說》的演唱者音樂學院教師石春軒子,世界羽毛球錦標賽金牌獲得者、華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王儀涵等一大批青年教師代表。


老教授合唱團
白發蒼蒼同樣歌聲嘹亮。人群中,華東師大老教授合唱團的老師們一身華服,格外引人矚目,他們平均年齡約75歲,絕大部分都經歷了上海解放。老教授們用歌聲向現場的青年學生們傳達著在年輕時代就一直堅守的最美好的志愿: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生。
塑造心靈:形式多樣的美育實踐展示

全明星健美操啦啦操隊
翻飛的藝術體操飄帶為現場注入了青春活力,表演者正是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全明星健美操啦啦操隊,華東師大將此次快閃活動也作為其形式多樣的美育實踐展示。
參演人員除了自發前來的師生之外,囊括了教職工太極拳協會、教職工長跑協會、教職工京劇社等教職工興趣團體,以及學校師生的各類業余、專業藝術團體:學生藝術團、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音樂學院華韻合唱團、老教授合唱團、教工合唱團、心節奏合唱團、麗娃童聲合唱團、阿卡貝拉合唱團等多個群體。



教職工長跑協會、太極拳協會、京劇社
剛拿到“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的心節奏合唱團,是一個全部由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學霸”們組成的音樂團體,是滬上大學中少見的由非專業院系組建的合唱團。合唱團成員、2017級本科生王云汐說,“《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聽過很多遍,這次快閃中唱響,讓我由衷感動于全校師生對祖國的熱愛。歌聲有特殊的魅力,我們心節奏合唱團也是這樣,在歌唱中贊美上海,贊美祖國,并積極投身心理學社會實踐,服務于需要幫助的人,為公眾帶來美的享受。”








學生藝術團、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音樂學院華韻合唱團、老教授合唱團、
教工合唱團、心節奏合唱團、阿卡貝拉合唱團、麗娃童聲合唱團等
作為以身心健美為育人目標的綜合性大學,華東師大不斷賦予這所大學更豐厚的文化積淀,將美育傳統引入思政實踐,以美育豐富課程體系和校園生活,讓科學與藝術之美浸潤校園,塑造心靈。

孟憲承書院、經管書院、大夏書院、光華書院學子



各藝術團體
這次快閃是各類藝術團體的集體亮相,為華東師大的美育成果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圖文、來源|新聞辦 編輯|吳詩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