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頒獎大會于10月31日舉行,華東師大劉君德教授、桂世勛教授榮獲最高獎項“學術貢獻獎”。他們年過八旬,頒獎現場暢談學術人生。

全市四位“學術貢獻獎”獲得者 ,華東師大劉君德教授、桂世勛教授獲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頒獎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民族復興的征途上,在上海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進程中,哲學社會科學作用舉足輕重。上海市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頒獎大會于10月31日舉行,頒發了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獎,學科學術優秀成果獎和學術貢獻獎,學術新銳獎。
華東師大共有85項科研成果獲獎,獲獎總數穩居全市第二。在多項核心獎項上實現重要突破,共獲學術貢獻獎2項、學術新銳獎3項,以及一等獎19項、二等獎61項,充分彰顯了學校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扎根實踐、服務需求”的鮮明特色與強勁實力。
|上海哲社最高獎,華東師大占兩席

劉君德教授(左起三)、桂世勛教授(右起二)上臺領獎并發表獲獎感言
在頒獎大會上,最高獎項“學術貢獻獎”的頒發備受矚目。全市四位獲獎者,華師大占兩席:地理科學學院劉君德教授、社會發展學院桂世勛教授獲此殊榮。
劉君德教授潛心學術六十余載,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區劃體系”為畢生追求。他所創立并領導的中國行政區劃研究中心,已成為民政部重點研究基地,其理論創新與實踐成果深刻影響了我國的城市發展與區域規劃。
桂世勛教授作為中國人口社會學、老年學及社會保障研究領域的奠基人之一,其研究始終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以深厚的學術積淀與前瞻性視野,為多項關鍵性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與實踐方案,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貢獻了智慧。
|薪火相傳,新銳青年奮進

閆方潔教授作為學術新銳獎代表上臺領獎(右二)
華師大文科科研人才梯隊建設成效顯著,“傳幫帶”機制持續賦能青年學者成長。在此次評選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閆方潔、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楊連星、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王嘉軍榮獲“學術新銳獎”,充分展現了華師大青年學者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與自主知識體系構建中的使命擔當。
|華東師大眾多成果 閃耀社科殿堂

殷德生教授作為一等獎獲獎代表上臺領獎(右三)
在一等獎獲獎成果中,華東師大19項科研成果榮登榜單。其中,黨的創新理論優秀成果獎3項、學科學術優秀成果獎16項,覆蓋華師大教育、中文、歷史、哲學、政治與國際關系、體育、經濟、公共管理等多個學科,再次凸顯出華東師大人文社科學者們不僅在基礎理論研究上的深厚積淀,更凸顯出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上海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的華東師大擔當與積極作為。
來源丨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 攝影攝像丨陳穎 視頻制作丨曉松 編輯丨戴琪、劉子衿 編審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