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校領(lǐng)導班子第八次集中學習研討暨周抗先生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在中山北路校區(qū)舉行,在對師大前輩學人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積極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shè)、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學術(shù)貢獻和育人實踐的回顧中,進一步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初心和使命、關(guān)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相關(guān)重要論述,進一步深化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全國重點馬院建設(shè)。校領(lǐng)導童世駿、錢旭紅、朱民、王宏舟、楊昌利、曹友誼、孫真榮、梅兵、李志斌、周傲英、戴立益,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顧紅亮,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程靜參加學習。集中學習研討由校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宏舟主持。

校領(lǐng)導班子第八次集中學習研討暨周抗先生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舉行
周抗是華東師大首任黨委書記,也是著名的哲學家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為推動學校馬列主義政治思想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shè)作出了積極貢獻。

校黨委書記童世駿作主旨報告
學習會上,校黨委書記童世駿作主旨報告。他表示,周抗在華東師大擔任黨委書記的時間雖然只有一年多,但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開啟了華東師大這樣一所社會主義師范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shè)的傳統(tǒng)。他和包括像馮契這樣的師大前輩學人,對馬克思主義真信、真學、真懂,敢于探索、敢于擔責、敢于自省,同時勤于學習、勤于工作、勤于育人。他熱情介紹著名教育家劉佛年和哲學家馮契入黨,親率專家教授上講臺為學生授課,親自擔任班主任等這些幾代人以前的事情,都通過此次學習研討變得鮮活起來。童世駿說,“我們常說思政教育不僅要講道理,還要講故事,此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研討,實際上就是把道理和故事結(jié)合起來,讓我們自己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我校特聘教授李君如作輔導報告
作為周抗的助手,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我校特聘教授李君如在輔導報告中,借助生動具體的事例,勾勒出周抗真信、真學、真用馬克思主義的一生。作為一名愛國文藝青年,周抗是在嚴酷的革命斗爭實踐中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他們這一代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忠誠是在血與火的教育中,生和死的考驗中磨煉出來的。李君如結(jié)合在周抗的指導下,探究剖析“社會主義社會有無商品經(jīng)濟”“階級斗爭”等問題的經(jīng)歷,指出在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周抗有著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周抗不僅用心做學問,而且敢于觸及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比如在上海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中周抗是立了大功的,他之所以能夠無私無畏地投入這場斗爭,是因為他沒有任何私利,就是要堅持和捍衛(wèi)“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李君如表示,此次學習研討可以更好地以周抗的事跡激勵我們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個忠誠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戰(zhàn)士。

上海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尹繼佐作輔導報告
上海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尹繼佐在輔導報告中,由點滴回憶串聯(lián)起周抗對黨的事業(y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理解。他指出,上海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排頭兵,和思想走在前頭是有關(guān)系的。1978年,已經(jīng)60多歲的周抗,頂住“兩個凡是”的巨大壓力,帶頭作“真理標準”的輔導報告,走在真理標準討論第一線,前后一共作了120余場報告,而且前60余場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發(fā)表前作的,他是思想的先行者、功不可沒。2008年,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時候,上海電視臺的紀實專題片中,就把話劇《于無聲處》、“寶鋼合資”、“作了120多場‘真理標準’報告”的周抗,并稱為上海改革開放中的三件大事。

校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宏舟主持會議
校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宏舟在主持會議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指出,開展主題教育關(guān)鍵是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因此,校領(lǐng)導班子在主題教育開始后進行的第一場集中學習研討,安排的就是集體到校史館追尋華東師大人的初心使命。當我們在校史館看到一張張包括周抗先生在內(nèi)的一批師大前輩學人的老照片,仿佛看到了他們孜孜不倦地投身教書育人和學術(shù)研究,為推動學校各項事業(yè)特別是學科建設(shè)發(fā)展貢獻畢生心血的生動場景,感受到了老一輩師大學人身上所擁有的共性。這種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堅守,正是我們?nèi)A東師大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組建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范大學理應堅持的初心和使命。

校領(lǐng)導班子第八次集中學習研討暨周抗先生學術(shù)思想研討會舉行
圖文|戴琪 來源|黨委宣傳部 編輯|吳詩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