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教育部高教司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在浙江落下帷幕,我校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王健生同學在本科期間所主持“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成果論文《新型肝臟腫瘤病理圖像的識別與分析》獲“優秀論文獎”(全國共20篇),并應邀在閉幕式作大會報告(全國僅6篇優秀論文獲此殊榮)。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王健生同學
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是依托“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性活動,是全國高校本科教學改革中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學生參與最多、水平最高的盛會之一。
王健生在本科期間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影響因子2.555,醫學及光學Top 3區)發表論文1篇、EI論文2篇,參與發表SCI論文2篇。王健生的成果還曾獲得2018年第十屆數字圖像處理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王健生上臺領獎(右四)

王健生在閉幕式上作《新型肝臟腫瘤病理圖像的識別與分析》報告
本次年會經過相關學科專家初評,“國創計劃”專家工作組、協作組復選,遴選出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的學術論文、項目共計442篇(項)。參會成果均由本科生主持的“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產生,代表了全國各高校最新的創新創業教育成果。
我校入選第十二屆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論文/項目名單
(上海市各高校入選總數排名并列第一)
項目類型 | 名稱 | 學院(部) | 負責人 | 指導老師 |
創新論文 | 長余輝材料的制備與使用 |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韓欣悅 | 張閩 |
放牧和氣候變化對草原生態土壤系統呼吸的單一和綜合效應 | 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 | 羅琴 | 周旭輝 |
新型肝臟腫瘤病理圖像的識別與分析 |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 | 王健生 | 李慶利 |
創業項目 | “益身均”生物納米膳食纖維 | 生命科學學院 | 吳佳婧 | 高紅亮 牛延寧 |
展示項目 | 基于深度學習的機械臂逆向運動學研究 |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 | 曹建華 | 田應洪 |
這也是繼2018年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陳子晗(《免背景干擾的稀土熒光分析傳感新方法及應用》,張閩副教授指導)和2017年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邱添(《擁護者與反對者耦合網絡中的朗道阻尼》,管曙光教授指導)分別在第十一屆、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獲得“優秀論文”獎后,我校第三次獲獎。

教務處帶隊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
此外,我校本科生還在其他各類核心學科競賽中表現亮眼。2019年,教務處與各學院(部)協同推進,指導教師和本科生共同努力,我校本科生在學科競賽中收獲頗豐,截止目前,獲得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900余人次。其中,高等教育學會學科競賽評估納入的競賽獲獎情況如下(以下獲獎名單僅列我校所獲最高名次):
①201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姓名 | 學院(部) | 獲獎等級 | 指導教師 |
厲陽晨 倪瑤 金占峰 |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 | 一等獎 | 劉一清 |
李威遠 朱效銳 洪若昕 |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 | 一等獎 | 金豫 |
②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
姓名 | 學院(部) | 獲獎等級 | 指導教師 |
龍媛琳 | 設計學院 | 動畫類一等獎 | 陳瀾 洪波 |
余貝(研究生) | 設計學院 | 動畫類一等獎 | 陳瀾 洪波 |
③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

姓名 | 學院(部) | 獲獎等級 |
布天慈 周祖晗 周怡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二等獎 |
陳子晗 曾晉哲 |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④2019年(第12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

姓名 | 學院(部) | 獲獎等級 | 指導教師 |
曾晉哲 肖進 |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一等獎 | 朱通 |
安一 王志浩 周明慧 | 軟件工程學院 | 一等獎 | 胡文心 蔡建華 |
劉杭 王茜 顧俊杰 |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 | 一等獎 | 朱晴婷 田應洪 |
季仁杰 宋智超 | 地球科學學部 | 一等獎 | 李治洪 |
布天慈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楊璐媛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一等獎 | 白玥 陳志云 |
蔣怡微 徐航 | 地球科學學部 |
⑤第九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
姓名 | 學院(部) | 獲獎等級 | 指導教師 |
劉琳琳 徐曼蕓 宋耔瑾 曹媛媛 楊家麟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一等獎 | 李艷 |
王雨薇 曾佑苑 毛祎婧 李小露 嚴璐安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一等獎 | 許忠好 |
⑥第十屆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

姓名 | 學院(部) | 獲獎等級 | 指導教師 |
胡夢琦 孫溪涓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二等獎 | 朱丹 李恒超 |
盧宇博 李東旭 | 軟件工程學院 |
除了學科競賽評估所涉競賽外,其他代表性競賽成果如下:
⑦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創新設計競賽
姓名 | 學院(部) | 獲獎等級 | 指導教師 |
張阿芳 錢鳴來 敖渝涓 |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一等獎 | 陳啟明 陳波 |
⑧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

姓名 | 學院(部) | 獲獎等級 | 指導教師 |
鄭銘基 徐書逸 |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 綜合組一等獎 | 趙振杰 沈國土 李曉云 |
蘇虓 |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 基礎組一等獎 | 柴志方 張曉磊 鄧莉 |
參賽的華東師大“學霸”們以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在自己獲取知識的同時,為學校贏得了榮譽。學科競賽和學術活動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學校鼓勵各單位積極主辦、承辦、組織參與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創造條件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科競賽和各類課外學術科技創新活動中來。通過逐年提高學生參加競賽的層次和獲獎數量,達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目標,并促進作品、論文和專利等成果產出。
圖文、來源|教務處 編輯|張晶晶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