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秋日的清晨,近百余名中國政府獎學金生踏上了2019“感知中國——走近中國科技、生態發展之旅”。本次科考之行,由國家留學基金委主辦,華東師范大學承辦,上海師范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聯合舉辦。
第一日上午,同學們參觀了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留學生們通過研究人員的介紹,了解了中心的科研設備及豐富的館藏資源。此次活動還邀請了我國在冰川和極地科考領域的頂級科學家李院生研究員來為大家作現場報告。


同學們參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李院生研究員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給同學們講解了南極的基礎知識,介紹了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的歷史和發展成果,還跟同學們分享了許多自己親身參與極地科考研究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事例,讓同學們深刻了解到科學研究的艱辛和不易,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國科學家們敢為人先、以苦為樂的拼搏精神,同時也讓大家對南極這片神秘的大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理解了南極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以及加強極地研究的意義。
下午,同學們來到現代化農業園參觀。通過講解,大家學習了這片土地如何從多年前的鹽堿地,逐漸發展成為具備生產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最佳生態土壤;同學們在得到許可后深入到大棚內部,仔細觀察現代化農業中有機蔬果從培育、生長、銷售的一系列自動化體系,大開眼界。

同學們參觀現代化農業園
到達崇明規劃展示館后,兩位講解員帶著學生們觀看了崇明建設發展的影片,講解了發展歷程與遇到的挑戰。學生們紛紛表示,崇明的發展速度也代表了中國的發展速度,對崇明這片生態島愈發充滿興趣和熱愛。



同學們參觀崇明規劃展示館
為了能夠更加深入感受崇明人民新農村生活的日常,第二日,同學們拜訪了崇明綠華鎮的華西試點村。通過學習和了解村史,通過一系列的照片和實物,深切感受改革開放幾十年來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的巨大變化;同學們分組走進村民家里做客,和村民一起親手包餃子、挖紅薯、生火做飯,體驗新農村人民的生活,不僅感受到了崇明人的熱情,也第一時間品嘗到了有機、綠色的農家食品。

走進村民家里做客



和村民一起包餛飩

參觀農業園



同學們和村民們在一起
兩天的科技、生態體驗中,從極地科考到生態農業,學生們多角度感受到了中國的科技生態的發展歷程。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近百名國際學生,通過探究極地奧秘、新農村體驗等活動,也燃起了他們對中國新的感悟和熱愛,同時加深了彼此相互間的理解與包容。
圖文、來源|國際教育中心 編輯|吳詩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