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打造“虛擬仿真金課”,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17-2020年開展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的通知》(教高廳〔2017〕4號)等文件精神,上海市教委在學校申報、專家評審的基礎上,共遴選出86個2019年度上海市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我校共有8個項目入選,具體名單如下:

其中代表性項目如下:
?。?)純音測聽虛擬仿真實驗
我國是全球聽障兒童人數最多的國家,據統計,0-18歲聽障兒童近100萬。隨著助聽器與人工耳蝸技術的發展,絕大部分聽障兒童都能通過康復手段重獲聽力,并通過教育手段學會說話。純音測聽就是聽力評估中的“金標準”,是每位聽障教育專業人士所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都円魷y聽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是教育學部教育康復學系劉巧云副教授帶領的教學團隊以我校言語聽覺科學實驗室與《康復聽力學》上海市精品課程為依托,針對實踐教學中的問題而研發,本項目通過3D建模與仿真軟件技術,再現了純音測聽場景與流程,并開發了仿真聽力計,通過預先設置各類聽力損失模板,近似完美地模擬出聽障兒童的反應,可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聽障兒童(及成人)純音測聽流程,在仿真聽力計上完成氣導、骨導,以及氣骨導掩蔽測試實驗,體驗到各類聽力損失人群的聽力特征,為未來的教育康復實踐打下堅實基礎。

《純音測聽虛擬仿真實驗》測試界面
(2)超冷原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制備和物性研究虛擬仿真實驗
《超冷原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制備和物性研究虛擬仿真實驗》是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武海斌教授帶領的教學團隊以我校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根據物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需求而建設。原子光學是近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分支,對于超冷原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的研究,已經成為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前沿領域之一。本項目把復雜的前沿超冷原子BEC實驗進行真實模擬,學生通過實驗平臺學習超冷原子BEC的制備原理與物理特性、完成超冷原子BEC的實驗制備、并開展超冷原子BEC相關應用實驗探索等。項目中采用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評價,包含預習測試、實驗過程評價、實驗報告提交、學習討論區討論等,為物理學相關專業的系列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資源。

《超冷原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制備和物性研究虛擬仿真實驗》操作界面
(3)活體細胞中關鍵生物分子的熒光成像虛擬仿真實驗
《活體細胞中關鍵生物分子的熒光成像虛擬仿真實驗》是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田陽教授領銜的科研教學團隊設計開發的項目。該項目以生命體中重要的生物小分子為研究對象,通過三維仿真技術,采用基于激光共聚焦的熒光成像方法,監測生物體中這類分子的濃度及分布變化,實現關鍵生物分子的高靈敏度實時在體追蹤。利用虛擬仿真平臺,學生可以突破操作技術、實驗儀器及實驗環境的限制,操作使用極為精密的儀器,并在短時間內進行一個相對完整的小型科學研究課題,在提升學生實驗能力、激發他們的科研熱情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教學資源。

《活體細胞中關鍵生物分子的熒光成像虛擬仿真實驗》操作界面
我校一直高度重視教學實驗室和實驗教學項目建設,不斷提升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目前我校已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
8個項目獲得上海市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標志著我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教務處將以此為契機,圍繞各專業急需的、符合“能實不虛”原則的實驗教學內容,繼續做好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培育與建設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圖文、來源|教務處 編輯|吳詩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