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人才的培養是發展數據庫產業的重要一環,而高校是培養數據庫人才、開展數據庫學術創新的最佳土壤。9月19日,在上海舉辦的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9)上,華為協同產學研多方平臺,啟動高校金種子計劃。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華為與華東師范大學、武漢大學、重慶郵電大學、清華大學大數據系統軟件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成立了四大GaussDB數據庫創新實驗室,并在本次大會上正式揭牌。

華為與華東師范大學等聯合成立的四大GaussDB數據庫創新實驗室揭牌
未來,校企雙方將通過開設實踐與實訓課程、產學研協同創新等一系列聯動舉措,打造GaussDB數據庫人才生態,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催生出自中國的全球頂級數據庫產品。大會上,華東師大副校長、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創院院長周傲英教授作為學界代表發表演講。
向下扎根,深耕校企協同育人沃土

智能數據產業聯盟——數據庫產業推進組成立儀式
為了從“下一代”抓起,發掘培育數據庫產業“金種子”,華為與華東師大等高校聯合推出體系化的人才培養方案:特設1.5億元的GaussDB創新研究啟動基金,支持數據庫領域的創新探索;牽手高校開展GaussDB實訓課程,提供華為和行業伙伴實習機會,提供GaussDB高校免費版和GaussDB云服務,本長期培養GaussDB高端人才,計劃用未來5年時間培養超過100萬學生;繼首批四個聯合創新實驗室之后,華為還將繼續與其他數據庫領域知名高校合作,聯合建立共10個GaussDB高校聯合創新實驗室;聯合中國計算機學會發布CCF-華為數據庫創新研究計劃,進一步推動校企科研合作,創新發展;今后每年組織GaussDB競賽,鼓勵大學生以賽代練;申請教育部“產學育人”項目供教師申請,促進高校數據庫課程開發。
本次大會上,華為還推出了GaussDB開源計劃、GaussDB培訓認證、鯤鵬智能數據產業聯盟-數據庫產業推進組,力爭構建一個開放、合作、共贏的數據基礎設施產業格局,為校企聯合培育數據庫專家和人才提供沃土。

周傲英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發表演講
周傲英在演講中表示,數據庫是典型的“硬核科技”,“硬核”必須有系統,有技術,有理論,缺一不可,所以“做硬核科技,必須業界和學界緊密合作。”而此次校企聯合推出金種子計劃、籌建鯤鵬智能數據產業聯盟等的目的,就是做生態,做技術,做標準,通過凝聚業界和學界各方力量,協同創新,協同育人。通過培訓和開源,通過方法學的訓練,改變思維,培養出年輕的創新型人才。
以人為本,讓數據為生活提供解決方案
“IT本質上應該是以人為本,以應用為中心的——利用數據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周傲英在本次大會上的演講以“大時代、大智慧、大格局”為關鍵詞。他表示,互聯網改變世界,我們正處于一個萬物互聯的大時代。“數據是萬物互聯的媒介和橋梁,人是萬物之靈,大數據區別于以前數據的最大特點是,很多是關于人的數據(Data about Human)、成為人的數據(Human Data)。”
大數據帶來大轉型,大轉型帶來大機遇,要抓住大機遇需要大智慧。周傲英用“四個Open”為數據庫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議,首先是Open source,“開源”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教育、一種戰略;其次是Open architecture,垂直應用,精耕細作,度身定制研發系統;再次是Open problem,問題導向,是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為指向;最后是Open minded,只有開放和轉變思維,才能創新。
“華華”牽手,共攀信息科學高峰

華東師大副校長周傲英(右一)與華為高級副總裁鄭寶用(左二)會談
當天,周傲英會見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鄭寶用,雙方商議,今后將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進一步深化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在共同引領數據庫前沿發展的同時,全面助力華東師大的智慧校園建設與數字化轉型人才培養。
長期以來,華東師大與華為就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華東師大為華為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目前,近500名華東師大校友就職于華為。華為也通過科研合作、校園信息化建設等多種途徑支持學校的建設,并把華東師大作為其在前沿技術研究方面的合作高校,探索建立人才Funding機制。
自今年7月華東師大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達成全面合作協議以來,雙方更是在聯合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與交流、智慧校園建設、基礎教育信息化等領域推開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文|符哲琦 圖|李振東 華為 來源|新聞辦 編輯|吳瀟嵐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