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体育在线投注-bet365正规吗_庄闲和百家乐桌布_新全讯网xb112 (中国)·官方网站

搜索
你想要找的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欄目 / 新聞熱點 / 正文

今年全國十大“最美教師”,華東師大人有兩位!

2019年09月11日

  9月10日晚8:00,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主辦的《2019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央視一套播出,在全國十大“最美教師”的頒獎臺上,有兩位華東師大校友。他們是華東師大對外漢語學院2005級校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和華東師大中文系2001級校友,拉薩北京實驗中學語文教師米瑪潘多。

2019全國十大“最美教師”

華東師大中文系2001級校友,拉薩北京實驗中學語文教師米瑪潘多

2019全國十大“最美教師”

對外漢語學院2005級(研究生)校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

  兩位校友在教師的崗位上“用生命影響生命”,詮釋著華東師范大學“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神圣使命。師者何為?師者當如是!


\\ 米瑪潘多:雪域高原上的燃燈者 //

2019全國十大“最美教師”米瑪潘多

  “感謝華東師大教會了我很多,在這里的所學,堅實了我的信心、厚實了我的夢想,讓我有能力為家鄉、為孩子們做更多的事。”米瑪潘多如此說道。

米瑪潘多:雪域高原上的燃燈者

  米瑪潘多是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的語文教師。2001年到2005年米瑪潘多在華東師大中文系就讀,師大深厚的人文底蘊給學生時代的米瑪潘多灌注了充沛的精神養分,從這里畢業之后,她選擇回到家鄉奉獻于邊疆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用愛心照亮雪域高原孩子們的未來,從默默無聞的園丁到如今成長為全國“最美教師”,她的人生故事是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獻給母校華東師大七十華誕的最好禮物。

“愛在華師大”的延長線

  2005年,當大學畢業生米瑪潘多走進拉薩市第二高級中學時(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前身),滿眼看到的都是一群“小土豆”“小泥猴”,一身的土、一身的泥,不按時上課、操場上打鬧、上課不聽講,長期不洗澡……當時還有很多孩子上不了學,而他們有機會走進學校、有機會上高中,三年后可能會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她心里急啊,初任班主任,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去“抓”他們,像姐姐一樣地去愛他們,農牧區的孩子家離得很遠,和家長溝通不便,她又不得不做起了“家長”。

  這時候,在華東師大四年所接受的人文教育開始發揮作用,對米瑪潘多來說,“愛在華師大”不僅指師大校園是一個浪漫的空間,也是指從這里走出來的畢業生對人類懷抱大愛,對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人充滿關愛。米瑪潘多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她對每一個孩子都不言放棄,都用愛心去呵護學生的成長,這正如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所言“一個也不能少”。
  她不辭辛勞,把學校當作家,從早到晚和學生在一起,滿學校找孩子,一個都不放過;關心他們的家庭、健康和學習。心凝聚在一起就相通了,孩子們慢慢地聽話了,好習慣也慢慢養成了。

  米瑪潘多碰見過學生各種各樣的困難情況,而她總是竭盡所能地去幫助學生從困難甚至苦難境地中走出來。她常用“當好一名慈母,做好一名嚴師”要求自己,她對學生更像一位慈母,把滿腔的愛傾注到每位學生的成長之中。

米瑪潘多和學生們在一起

  次仁瓊達因為家庭經濟原因要輟學,為了讓她繼續讀書,米瑪潘多承擔了她在學校的學費及生活費,鼓勵她要看到希望,要努力通過學習改變人生的命運。洛桑尼瑪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叛逆,為了他米瑪潘多花費了很多心思,最后他考上了重點本科。大一時他的父親去世了,他在米瑪潘多資助下讀完大學,現在公安系統工作,稱米瑪潘多為他的“老媽”。這些只是米瑪潘多資助和幫助過的學生中的幾個例子而已。

  大愛無言,大愛無疆。米瑪潘多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生身上,把每個學生送上大學是米瑪潘多最大的愿望。她的教育理念是:“愛生必須用真情,情真方能育良才!”米瑪潘多讓我們看到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心連心。她傳授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還有良善的品性。她幫助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他們構筑燦爛的人生。

因材施教的探索

  作為一名藏族語文老師,米瑪潘多深知和內地教師的教學有一定的差距,改善的辦法只有一個——“學習+實踐”。她根據藏族孩子的特點和學習基礎,在教學中講求方法,努力追求輕負擔、高效率,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加大閱讀量,把語文課變成“故事課”“生活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米瑪潘多努力實現精細化教學,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發掘他們在學習中的潛能,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學有所成,學有所長。換言之,米瑪潘多踐行的是人本主義教育,尊重每個學生的特性與個性,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服從內心的召喚,釋放出對知識的探索熱情。


米瑪潘多耐心細致地輔導學生

  米瑪潘多的愛心、耐心與細心,在這片雪域高原的土地上像充滿靈性的雪蓮花一樣依次綻放,結出了累累碩果。2008年高考她所帶的班級55人中有53人以優異成績考上了本科;2011年所帶班級超額完成任務;2014年所帶班級升入本科和重點大學人數位居全校第一;2017年所帶年級高考上線率100%,位列拉薩市第一名。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所帶班級漢語文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

米瑪潘多帶領班級碩果累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師大四年在素以培養作家和文學人才著稱的中文系的學習,讓米瑪潘多對于探究創作規律具有濃厚的熱情,麗娃河也鐘毓靈秀賦予了她一種從生活中發掘和記錄美的能力。當她面對來自雪域高原不同家庭、環境和社會階層的孩子們時,她在課堂內外鼓勵他們記錄下他們的生活,并在這種記錄中勇敢地探索自我與社會、自然的關系。正是因為這種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立足點,米瑪潘多指導的學生作文頻頻在全國作文競賽中獲獎,她也因此在2010年12月獲全國“創新杯”作文指導一等獎,2014年5月獲第十六屆“語文報杯”作文指導一等獎, 2015年6月獲拉薩市“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中學組征文比賽指導教師獎。

“心在一起是團隊”

  難能可貴的是,華東師大“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的精神傳統也融入到了米瑪潘多的血脈之中,貫穿到她日常教學的一言一行之中,轉化為一種春風化雨般的精神力量。

米瑪潘多畢業時在校園留影

  米瑪潘多說:“我很享受華東師大思想開放的清風、先生們嚴謹治學的教風,這里風清云淡,有思想、有暢想、有夢想,讓我的心靈可以釋放、可以安放!”如今她也將華東師大的這種教風和清風帶到了雪域高原上,滋養著她的同事和學生的心靈生命。

  作為年級組長,她注重以個體引領教學團隊的共同發展。青年教師是團隊發展的希望。米瑪潘多所在年級每年都會有新任教師加入,秉持“心在一起是團隊”的理念,她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師帶徒”提高課堂教學基本功、“隨機聽課”加強常態教學的監督、“領導聽課”加強業務指導、“專家評課”提升教學能力、“外出聽課”學習有效方法……青年教師成長非常快,很多老師在各項學科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也為學校儲備了人才。十四年來,米瑪潘多一直擔任年級組長、班主任工作,她堅持和老師心聚心、和學生心育心,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管理工作者、優秀教育工作者。2012年被評為拉薩市創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個人,2016年被評為西藏自治區先進德育工作者,2017年被評為拉薩市優秀共產黨員、被拉薩市人民政府授予“李氏教育個人獎”、所帶領的高三年級團隊被授予“李氏教育獎優秀教師團隊”稱號。

“最美教師”

  米瑪潘多就這樣堅守在雪域高原上,活出了一個人民教師的尊嚴、精彩和生命的豐盛,她就像一個燃燈者,用自己的青春和靈魂照亮那些在求學之路上跋涉的少年,同時也努力構建著一個積極向上奮力進取的教學團隊。

  在采訪中,她一再跟記者強調:“我只是一個普通老師,我只想安心、靜心地做好我的工作。西藏有很多默默無聞、扎根牧區的老師,與他們相比我做的還遠遠不夠,榮譽不是屬于我個人的,而是屬于這個群體的,我只是一個代言人。”這就是“最美教師”米瑪潘多身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動人風采吧。


\\ 徐川:做一名讓學生終生難忘的陪伴者 //

2019全國十大“最美教師”徐川

  徐川是全國教育系統最年輕的中共十九大代表,江蘇團省委副書記(兼職),在全國黨代會和國務院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展示中國青年的形象和風采;他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南航徐川”微信公眾號憑借48小時所有學生咨詢有求必應、有問必答的承諾服務全國數百萬師生,打造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第一原創品牌;他是全國網絡正能量榜樣,專欄文章閱讀量2000多萬,《我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等系列文章在全國引發“信仰”追問和討論,微視頻《七分鐘速覽黨史》全網點擊量5000多萬;他是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第一完成人、全國高校思政工作首批中青年骨干、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向總書記匯報思政工作,近3年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紅旗文稿》《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等發表思政文章60余篇,出版有《頂天立地談信仰》《節節向上》《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等著作7本,著作獲評第八屆“全國優秀理論通俗讀物”“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創新教材”“全國學校共青團優秀研究成果特等獎”等榮譽。以他命名的“徐川思政工作法”被《焦點訪談》《新聞聯播》《人民日報》等各大媒體集中報道,《頂天立地談信仰》示范課輻射全國數百所高校。


  這些數不清的榮譽、聲名,都被徐川稱作“虛名”,他對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再清晰不過,那就是“做一名讓學生終生難忘的陪伴者”,“成為學生找得到、聊得來、信得過的陪伴者和守護者。”他說,“我熱愛教師這個崗位,因為每一項榮譽的背后都是我和學生朝夕相處的感情和故事,都是我對這個崗位的堅守與信念。”

講臺上:爆款思政課入耳入心

  “他的黨課講得比段子更吸引人。”這是學生對徐川的評價。樸實又機智的語言,貼近生活的小故事,時不時“撩”你一下和“自黑”一下的風格,徐川總能將原本看起來枯燥的課講得有料又有趣、入耳更入心。

徐川在上“兩學一做”專題黨課

  他開設的《中國傳統文化》公選課,開通選課5秒鐘,名額便被一搶而空;教育部思政司支持開設的“兩學一做”示范課,走進全國140余所高校場場爆滿,大教室的走道也“站無虛席”,甚至有人從十多公里外趕來“蹭課”。重要的是,在這些掌聲笑聲此起彼伏的課堂上,除了故事,還有知識有價值觀,有質疑有交鋒,在談笑風生間回應了青年人的思想關切、人生追求,探討著社會發展。他會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討論姓名的規律、祖籍的由來、顏色的內涵,從地理環境到飲食男女,從思想源頭到政治制度。面對青年學生跟傳統文化越來越疏離的現實,他從生活入手,有效地激活了傳統文化在當下的生命力。

徐川上完思政課后與學生合影

  與學生談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對師生個人的影響,徐川說,“就像歌里唱的那樣,‘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沒有大國崛起,哪來的小民尊嚴?”他從自己童年生活在洋火、洋油、洋車子、洋條世界里的經歷講起,娓娓道來,生活場景的變遷歷歷在目。學生們聽得起勁,也感受到了祖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雖然我個人的成長經歷只是新中國歷程的一部分,也已足夠去感受祖國的發展變化,足夠我們為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到歡欣鼓舞。”

  衡量一堂課成敗的最重要標準,不是看老師傳授了多少,而是看學生接受了多少,吸收了多少。思政課肩負著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任,是“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而以往很多學生對思政課的印象是“刻板”“不接地氣”“照本宣科”,徐川卻將每一堂思政課都精心烹飪成一頓“思想文化大餐”,既營養豐富,又色香味俱全,讓學生“愛吃、易消化、滋養身心”。

《百家講壇》《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徐川作為思想解讀人

  為了將講臺向更大的時空延伸,他還凝練思政教育經驗,出版《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教材;錄制《7分鐘速覽 我們黨的96年》《200歲的馬克思依然年輕》《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百家講壇《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視頻,將先進思想輻射更多青年學生。

懂學生:做個陪伴者、領路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學生嘴里的知心“川哥”、十九大代表、“網紅”教師……如今的徐川身上有著多重標簽,但不管有幾重身份,徐川表示,他的本質就是一名人民教師。在《節節向上》這本書的后記里他寫道:“我愿意終生與學生為伴,這是我的信念,也是我的心愿。”。

徐川在“十九大黨代表通道”接受采訪

  很多人知道徐川,是從一篇長達4000字的博文《我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為了回答學生的疑問,他以文作答,一時間該文被300多個公眾號轉載,日點擊量200萬。其實早在這之前,他就一直耕耘網絡思政平臺,追隨著學生社交平臺使用習慣的變遷,從博客到人人網,從微博到微信,線上線下與學生零距離互動。他說:“做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要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用學生喜歡的平臺、他們喜歡的方式、他們喜歡的語言、他們聽得懂的語言或愿意聽的語言去,與他們平等交流,春風化雨。”徐川的微信公眾號“南航徐川”自2015年1月開通以來,已累計發文266篇,吸引了30萬粉絲關注,瀏覽量達到上千萬,為大學生開辟了一片精神空間。

新聞聯播《眾說十九大》

  “節日談”欄目包含了《青年節里談中國》《建黨節里談信仰》《中秋節里談團圓》《除夕之夜談傳統》等30多篇文章,每一篇都恰逢其時,切中青年學生的所思所想。“你來問”欄目每年回答各類主題的學生提問10萬余條,從學習困惑到個人情感,從校園生活到社會萬象。“如果被別人看到了脆弱怎么辦?”“那就讓所有人再慢慢看到你的堅強。”“如何遏制睡懶覺?”“如果不過分,就再睡一會兒,如果過分了,先掀開被子再考慮接下來的問題。”徐川答學生問總是自帶“段子手”氣質。

  為什么會在微信里開通“節日談”欄目?徐川回答:“思想引領永遠要扎根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涵養中國氣質。”他強調,“要利用新媒體平臺將傳統文化轉化為思政工作的神器,既讓傳統文化可親可感,也讓學生get到其中的趣味和價值。”他說,“我一直覺得歷史包括黨史是最有意思的,充滿了令人驚心動魄的大事件,如果只把這些當作冰冷的時間軸線去記憶,你才會覺得特別枯燥。”

建團隊:從“我”到“我們”服務更多師生

  今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徐川作為7位教師代表之一,與總書記面對面交流座談。在題為《做學生終生難忘的理論陪伴者》的發言中,他從“全程陪伴,確保學生找得到”“直面關切,確保學生用得著”“轉換話語,確保學生記得住”3個層面,匯報了自己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和探索。

徐川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言

  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1年,徐川摸索總結出了一套“徐川思政工作法”,還組建了一支名叫“川流不息”的思政工作團隊,從“我”到“我們”,用創新理念和方式,引領改變著一批90后、00后的年輕人。

  徐川樂于與思政工作隊伍的同仁們分享他的工作心得,其中提及最多的便是三句話:“第一,知道別人要什么。第二,知道自己有什么。第三,知道東西怎么給。”
  他說,只有了解青年所需,才能提供青年所求,所以必須要了解這個群體的特點和特征。想給別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思政教師要不斷充電、學習、修煉。好的思想教育過程要以心換心,用最好的話語轉換方式,在最恰當的場合提供給對方,這樣才能產生更好的溝通和交流效果。

徐川作為十九大代表入場

  從事教師行業十余年,改變的是教學技術、教學手段和教學平臺,不變的是教育理念、教育初心和教育情懷,是一直未變的熱忱。他曾說,“有人因為看見才相信,這是現實;有人因為相信而看見,這是信仰。”很顯然,徐川是后者,帶著對教育事業的信仰堅定前行。“教育不是我的工作,不是我的職業,它是我這一生要投入情感和精力的事業。”在徐川看來,教師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同時也是自己成長的過程。

守初心:始于師大的師者夢

  “華東師大對我的教育人生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這是一所大師云集、充滿大愛的校園,它哺育了我的教育初心。”徐川感慨,在華東師大收獲的東西太多,有知識,也有價值觀,有友情,也有愛情。在華東師大就讀研究生期間,徐川積累了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這為后來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礎,也明確了他從事教育事業的人生方向。
  研一時,他就被選為學院研究生會主席并連任兩屆,還擔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因學生工作出色,獲得了“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優秀研究生干部”“優秀研究生黨員”等多項榮譽。

2007年4月22日,女足世界杯新聞發布會,徐川擔任英格蘭女足隨隊翻譯

  回憶起師大生活,徐川講了自己與碩士導師顧偉列之間的一個小故事。“我是農村來的學生,上大學也是申請的國家貸款,剛進師大的時候還參加過學校給貧困生組織的上海一日游。”開學初的一天,顧偉列老師讓徐川去他辦公室,一進門他就愣住了——桌上擺著厚厚一摞疊好的衣服。顧偉列老師說:“這些衣服你拿回去,是我自己的,但都還比較新,你也不要嫌棄。”徐川抱著衣服,被巨大的暖流包圍,這件事讓徐川銘記至今,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一顆愛的種子。
  “導師對我的影響潛移默化了很多年。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追求,也一定有很多東西可以讓我們更溫暖,這種溫暖一定是可以傳遞和不斷放大的。”徐川說,“師大的大愛讓我明白,每一個人都能給予,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和熱,我們需要的就是傳遞和輻射。”于是,他捐出版稅等40萬元成立“川流不息愛心公益基金”,為身患重病的大學生解急扶困,為西部支教的學生送去溫暖。如今,那顆愛的種子已經萌發生長。

  教師節之際,徐川寄語母校華東師大的學弟學妹們:求實創造,為人師表。跟隨大師腳步,成就師大風范。同時他還想對母校的恩師們說:“感謝各位老師對我的培養。祝福所有母校教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我會牢記母校的囑托,繼續成長,成為你們期待的模樣!”


米瑪潘多采訪|田波瀾  徐川采訪|符哲琦

圖|部分來源網絡/由受訪者提供  GIF|李靜姝  編審|郭文君 吳瀟嵐


太阳城娱乐网|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城信誉如何 | 威尼斯人娱乐城好吗| 二八杠分析仪| OK娱乐城| 澳门百家乐官网会出老千吗| 圣保罗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大路小路| 兰桂坊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唯一官网| 武强县| 网上百家乐公式| 布加迪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投注之对冲投注| LV百家乐娱乐城| 澳门百家乐官网职业| 威尼斯人娱乐城老lm0| 百家乐官网稳赢投注方法| 做生意办公桌摆放风水| 新全讯网| 至尊百家乐2012| 迪威百家乐官网现场| 百家乐赢钱心得| 百家乐官网的连庄连闲| 狮威百家乐娱乐网| 百家乐官网手机投注| 百家乐百姓话题| 黄梅县| 百家乐心得打法| 在线百家乐官网赌场| 百家乐开和几率| 百家乐官网赌博策略| 金地太阳城二手房| 百家乐官网赌场赌场网站| 大发888娱乐城m88| 百家乐官网赌的是心态吗| 大发888真人斗地主| 百家乐娱乐求指点呀| 皇冠网百家乐官网平台| 金宝博188| 百家乐注册送10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