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青藏高原4300多公里外的上海,有一朵雪蓮花在悄然生長。從破土萌芽,到蓬勃盛放,它跨越萬水千山,不變的是那份堅韌與純凈。這朵雪蓮花(藏語為“崗拉梅朵”),是華東師大崗拉梅朵藏文化社。自2009年籌備成立,她已經走過了十個春秋。
崗拉梅朵藏文化社在學生工作部領導和校團委指導下,以宣傳西藏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各民族師生交流交往交融,助力西藏基礎教育建設發展為宗旨。從2011年起,社團成員每年暑假都會奔赴西藏支教,開展以雪域高原鑄師魂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崗拉梅朵藏文化社第九次赴西藏日喀則支教
今年7月,他們第九次踏上這片讓他們魂牽夢繞、依依不舍的雪域高原,開啟2019年暑期社會實踐。本次支教地點就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日喀則市江孜縣年堆鄉小學和江熱鄉小學。
初見:回首個人成長,感受藏地巨變
7月5日上午10點,日喀則江孜縣年堆鄉小學廣場上,與校長交接完支教物資后,崗拉梅朵藏文化社社長旦朗長舒一口氣,籌備了將近一年的支教活動終于開始了。

支教活動啟動
旦朗的家鄉正是江孜。他在這里出生、長大,如今又回到家鄉支教,旦朗感慨萬千,“看到他們,就像看到小時候的自己。只是,現在的條件比當年好了太多?!?/p>
當年是什么樣的呢?旦朗回憶起自己的小學時光,每天中午,只能蹲在教室外面的空地吃午飯。而現在的孩子們,都坐在明亮整潔的食堂里,吃著美味的營養餐。
再看看教學樓,也是翻天覆地的全新模樣。旦朗內心涌起一陣驕傲,“孩子們的學習環境越來越好,說明我的家鄉也越來越好了啊?!庇谑?,他格外用心地設計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主題班會。班會上,他帶著孩子們學習國旗的含義,用圖片講解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西藏發生的歷史性巨變。當提到火車的時候,他給孩子們講自己到內地上學的故事,“五年前,火車還沒有通到日喀則,要坐著大巴顛簸六個小時。如今拉日鐵路開通,坐火車只要三個小時哦!”,生動的講解,讓孩子們從日常生活里真切感受到西藏的變化,祖國的富強。

支教隊員參觀江孜歷史文化陳列館
令旦朗驕傲的,不只是家鄉的發展。他帶領支教隊員們來到江孜歷史文化陳列館,一起回顧那段西藏同胞拼死抵抗英軍侵略的英雄傳奇。他動情地介紹,“現在這個時節的江孜,藍天、白云、宗山古堡,黃色油菜花正盛開,碧綠的青稞抽著穗,一派寧靜祥和富饒的景象,但110多年前,這里曾經戰火紛飛。我們西藏同胞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和侵略者殊死搏斗,堅持了8個月之久。”

支教隊員參觀江孜抗英紀念館
在參觀江孜歷史文化陳列館,一副名為《宗山決戰》巨型油畫吸引了同學,同學們駐足良久。油畫上,西藏先輩們與侵略者展開肉搏,此時山上已是彈盡糧絕,他們用自己的血肉身軀拼死抵抗。西藏先輩們捍衛祖國山河的不屈精神,深深地觸動著同學們的心。參觀完畢后,來自2017級思政專業的曲吉說:“這次參觀讓我們重溫了江孜軍民誓死抵抗侵略者進攻的光輝歷史,讓我意識到現在西藏的穩定發展來之不易,要居安思危,努力學習,掌握本領,提高素質,用實際行動來告慰先烈,傳承愛國忠魂。”
相知:當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我想做好一個老師?!碧岬阶约簽槭裁磥砦鞑刂Ы?,來自云南的壯族女生農美仙的語氣堅定又干脆。于是,從歷經層層選拔成為支教隊員后,她就開始做各種準備,想把更多知識通過更有趣的方式教給孩子們。
可是剛到西藏,她就被高原反應打了個措手不及。已經是第九年到西藏支教的帶隊老師江鐵鋒特別囑咐她,來到高原,身體健康第一位,若有不適,可以先行“撤退”。這位性格頑強的姑娘,眼淚一下子就急出來,“我不想走。準備了那么久,我可以再堅持一下。”
在西藏同學的照顧下,漸漸地,經過幾天的適應后,農美仙的高原反應減輕了許多,開始正常帶班。她的堅強和真情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支教結束時,她收到一個寫滿祝福的小本子。本子上,孩子們用彩筆寫著:“您是我心里最好、最美的老師!我愛您!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您!”

“當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
“真心是能夠被感知的?!眮碜?018級法語專業的裴穎,在這次支教過程中,對老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一天,正準備回教室的她,看到班里的幾個孩子正探頭探腦,她疑惑地走進教室,悠揚的歌聲響起:“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
孩子們動聽的歌聲中,裴穎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作為老師滿滿的成就感?!耙郧耙恢睋鷳n自己沒有當老師的才能,此刻他們的歌聲是對我最好的鼓舞,我被他們的溫暖和感動撞了個滿懷?!?/p>
2017級地理專業的王芝燕,一直隨身攜帶著一個小本子,上面工工整整地謄寫著所有孩子們的名字。她說:“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希望能盡快地叫出所有學生的名字,尊重他們,做一名合格的老師!”五(1)班教語文的班主任正好出差,王芝燕和白瑪央金主動承擔起了語文老師的重任。剛到學校沒有課本,她們就逐字逐句地把課文和需要注意的詞組抄寫在自己的本子上。每一堂課,王芝燕都極其認真地備課,一絲不茍。她說,“支教隊里藏族同學給了我很多幫助,漢藏一家親,我也想以自己的方式回報他們。”
周末的晚上,學生陸續返校。一場大雨讓江熱鄉小學的校門口布滿水坑。2018級的仁增曲扎不顧自己淋雨,把學生們一個一個背到教學樓,他說,“那一刻,覺得自己就像他們的家人一樣。”支教伊始,仁增曲扎被分配到三(2)班,剛進班級,學生們眼中透露出堅毅的目光讓他深深動容。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講課。課堂上,他飛快的解題速度和獨特的講解思路讓孩子們驚嘆不已,茅塞頓開??芍Ы毯笃?,由于班級分配問題,仁增曲扎不得不到換到另一個班級,三(2)班的孩子們圍在他身邊難過不已:“老師,你不要走好不好?”他像大哥哥一樣溫暖:“放心,就算再忙,我也會每天來看你們?!?/p>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痹谥Ы剃爢T2018級思政專業的次仁德吉的筆記本扉頁上,一直寫著這句話,作為這次支教隊副隊長感觸更深,她說,“這正是我們努力在做的。”
惜別:我們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支教隊員現場教學
來到年堆鄉小學的當天,2017級地理專業的普尺就被安排講試卷。時間緊,任務重,于是普尺利用午休時間爭分奪秒備課?!氨緛硪詾樽约涸缫堰m應了漢語環境,用藏語講起來會有點吃力,但一站上講臺,就迅速找回了小學老師用藏語教我的感覺。”
講臺上的她有一種獨特的氣場,能夠牢牢抓住所有孩子的目光。一堂課下來,普尺清晰易懂的講解獲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坐在后面聽課的班主任老師也露出贊許的微笑,由衷贊嘆“這位小老師講得真不錯!”
支教結束時,普尺收到了孩子們寫給她的信,筆觸稚嫩又真摯:“我想和你一樣,將來做一名優秀的老師!”普尺頓時有些淚目,她知道這不是說說而已,她的身邊就有不少同學就是懷抱著當老師的夢想走出西藏求學,如今又回來反哺西藏的基礎教育。
2018級化學師范專業的尼瑪曲宗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家鄉是位于邊境線上的一座小城,“是老師的啟迪和關愛讓我有機會到上海接受高等教育,他們在我心里播撒下了夢想的種子。所以我很早就下定決心也要成為一名老師。”這份決心最終化作了濃稠的責任與愛。
在“我的理想”主題班會上,她用自己的成長經歷鼓勵孩子們踏實學習,學好專業技能和本領,長大建設家鄉。講到動情處,尼瑪曲宗的眼睛濕潤了,臺下的孩子們也淚光閃爍。尼瑪曲宗相信,當年種在她心里的那顆種子,如今也一定在孩子們心里種下。
支教期間,支教隊一行還參觀了江孜高中,向已經成為教師的學長學姐取經。接待支教隊的是物理系2017屆畢業生鄭堆。在校時,他曾也是崗拉梅朵藏文化社的前社長,目前已是江孜高中理科教研組的組長和教工黨支部書記。他說,短短一年時間,江孜高中的操場已經翻修一新,塑膠跑道澆筑完成,綠油油的草坪與白墻紅檐的宗山城堡交相輝映。第二年來到這里,曾經參觀過學校的帶隊老師李彥壘感慨地說道:“你們變化真大,發展真快!”同時,嶄新的教工食堂,完善的職工宿舍,更讓前來支教的同學體會到西藏對人才的優待。鄭堆與支教隊員們進行了交流,勉勵支教隊員們在學校一定利用現在大好機會,好好學習,將來回家鄉發展西藏的基礎教育。
聽完學長的介紹,2018級的德吉曲珍有了很深的觸動:“我意識到在大學四年時光里,一定要學好自己的專業,充實自己的知識庫,以便成為老師以后,更好地滿足同學們的需要?!?nbsp;
支教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即將面臨離別。有的班級里,學生們每人準備了一條哈達獻給支教老師,當三十多條潔白的哈達被獻上時,沉甸甸的不舍之情涌上心頭。而這群年輕的老師也將帶著孩子們的期冀與當地教師的鼓勵踏上新的征程。
崗拉梅朵,它的血脈在西藏,盛開在浦江,飄過了大半個中國,仍將繼續傳遞知識與希望。
回程的汽車緩緩啟動,隊員們都會哼起那首歌:“崗拉梅朵/純潔無瑕高高地盛開在雪山上/你是那樣的圣潔/陽光雪水的滋潤/歷經風雨帶給高原永遠平安吉祥......”
圖文|吉祥 江鐵鋒 來源|學生工作部 編輯|張晶晶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