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華東師大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更名為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及部分干部宣布會舉行。校領導童世駿、錢旭紅、李志斌出席宣布大會,物理學系、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極化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和教師代表與會。

華東師大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更名為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及部分干部宣布會舉行
副校長李志斌主持會議并宣讀了學校相關通知。為進一步厘清學科關系,增強物理學科的競爭力,學校決定將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更名為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中共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委員會更名為中共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委員會。

副校長李志斌主持會議并宣讀了學校相關通知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程靜宣讀干部任免通知,其中,原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干部自動改任,涉及試用的干部試用期不變;段純剛任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蔣旭任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程靜宣讀干部任免通知
隨后,新任干部代表分別作了發言。段純剛表示,自己多年來的研究道路恰巧契合了物理學從物理到材料再走向電子應用的發展過程,物理學、光學、材料學、電子學也正是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的四大學科構成和發展方向。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擁有兩個一級學科和十余名國家級人才計劃獲得者,更擁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三個省部級實驗室。學院的成立將更好地推進學科合理布局、優化資源,促進彼此間交叉合作,形成全鏈條的研究體系,從而大力推動物理與電子學科的發展。

新任干部代表段純剛發言
蔣旭在發言中表示,新的單位、新的起點也意味著新的責任,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努力做到多學習,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到工作團隊;多溝通,以更務實的作風服務學院師生;多思考,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創新。蔣旭表示,將時刻以“忠誠、干凈、擔當”作為工作指南,為學院發展和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新任干部代表蔣旭發言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院長程亞在書面發言中表示,新學院的成立匯聚了更多的師資力量,而大規模的人群合作正是人類進步的基礎。學院力量在不斷增強,意味著肩上的責任和使命也越發崇高。程亞表示將加強組織協調能力,把握學科整合良機,積極謀劃發展愿景,發揮學院優勢和潛力,努力建設人才聚集、成果顯著、優勢突出的一流學科,為我校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一流大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李愷發言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李愷表示,新成立的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擁有教職工近250名,學生1400余人,師生規模大,黨政領導隊伍實力強。李愷表示,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要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制”,加強制度建設、優化育人環境;同時根據學科特點和專業特色,營造務實奮進的學院文化,為新學院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凝心聚力、追求卓越。

校長錢旭紅講話
校長錢旭紅在講話中指出,物理學科對學校自然科學學科的發展至關重要。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的成立不只是簡單的更名,是學校在學科梳理調整的基礎上,深入推進“雙一流”的重要起點。更名后學院學科力量進一步加強,在推動學科交叉發展、學術研究協作互助的同時,也更利于在更廣闊平臺上實現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等工作的融合交流,為創新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錢旭紅希望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級實驗室繼續遵守“競爭、開放、交流、共享”基本原則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學院黨政領導要嚴格遵守規范制度,加強工作協同協作;教師要善于創新、遵循學術規范,同時運用現代物理思維方法教導學生;學術團隊和管理團隊要遵守團隊規矩和規范,處理好團隊和個人的關系,強調合適的學術團隊和團隊精神是走向成功的關鍵。
錢旭紅指出,人類社會正處在由經典力學促成的經典思維向量子力學影響的量子思維轉變的過程當中。在這關鍵時期,物理與材料學院更名為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以及學科布局的進一步優化和學院架構的進一步完善中,一定要把握好量子時代即將全面到來的難得契機,抓住改變和發展的先機,進一步激發教師活力,提高教學科研質量和人才隊伍建設水平,在實現建設目標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校黨委書記童世駿作總結講話
校黨委書記童世駿在講話中指出,華東師范大學物理學歷史悠久、基礎深厚,同時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高水平的科研團隊,是學校優勢學科之一。近年來,原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緊緊圍繞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聚焦學科領域前沿問題,把自身的建設發展和教學科研,同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及國家系列重大戰略需求緊密結合,在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等領域也都取得了系列的成果,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童世駿希望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的師生員工,傳承發揚優良學術傳統,為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形成更多創新成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希望學院各級黨組織繼續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在即將到來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認真做好專項課題研究,為推動師生員工與學校的同成長、共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更大力量。學校也將繼續在教學科研、資源配置、隊伍建設等方面為學院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也期待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在接下來的發展中能再創輝煌。
圖文|呂安琪 來源|發展規劃部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