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教務處牽頭,學校辦、宣傳部、團委、后勤保障部、科技處、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信息辦、保衛處等部門及相關院系逾兩個月精心籌備的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華東師大分營正式拉開帷幕。來自上海、香港、澳門、山西、湖南、青海、江蘇、新疆、廣西、陜西等地的185名優秀高中生和14位帶隊教師匯聚我校,開啟了為期一周的科技與人文之旅。
本次青少年高校科學營華東師大分營以“明科學·鑄情懷”為主題,旨在發揮我校在科學普及和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高中與高校合作育人。副校長戴立益召集相關部門,統籌教育資料,精心設計科學營內容。在未來一周內,營員們組成動物學、動物生理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空間與環境科學六個小組,親身實踐,探究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與空間三大學科領域的奧秘。

燃情科技夢,青春正當時: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華東師大分營開營
播撒科技種子,開啟探索之旅
7月9日,由我校黨委副書記楊昌利帶隊,華東師大分營全體成員赴復旦大學邯鄲校區參加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上海科學營開營式。本次上海科學營是中國科協、教育部組織開展的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的組成部分,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船上海船舶工業有限公司共同組織實施,于7月8日至14日在滬上六大分營同期舉行。


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上海科學營開營式


開營式現場

校黨委副書記楊昌利代表華東師大分營接受營旗
開營儀式上,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盧寶榮教授帶領大家重溫了鐘揚教授的“種子夢”,并作了開營第一講《弘揚鐘揚種子精神,探索生命奧秘》,激勵青少年要懷揣對科學的熱忱,要擁有心系家國的情懷。隨后,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胡詩成同學作為ISEF獲獎者分享了她的科研經驗與答辯歷程,帶給朋輩們諸多啟示。在科學家代表寄語環節,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的老一輩科學家講述了他們青年求學的經歷和科研歷程中的難忘故事,彰顯了他們志在科研的可貴品質,寄語青少年學子“德育崇尚信仰,科學貴在懷疑”“要培養勤奮好奇、漸進遠志的基本素質,弘揚奮斗精神”。在聆聽科研前輩的叮嚀囑咐后,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地區的營員代表依次上臺報到,用響亮的口號喊出對未來的期許。隨后,六大分營上臺接受營旗,楊昌利代表華東師大分營接過營旗。隨著旗幟傳遞的完成,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協主席陳賽娟宣布2019上海科學營開營。
千里研學之路,情起華師校園
8日晚,華東師大分營開營式在校舉行。分營開營式由教務處姚如佳主持。教務處副處長徐世猛介紹了華東師大的人文歷史、校園環境等內容。教務處黃魯霞、校團委副書記俞虹、保衛處副處長蔡恩宇先后介紹了分營日程安排、營員管理、安全教育等內容,進一步加深了營員對各項活動的具體了解。志愿者代表吳晨飛承諾將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帶來最貼心和及時的服務。來自澄城縣澄城中學的帶隊教師代表楊佩分享了來到華東師大的暖心初印象,對我校科學營工作者表達了感謝,也對參營學子寄予“積極參與探究性課題研究,自信展示研究成果,在華東師大書寫青春華章,放飛科技夢想”的殷切期望。來自上海市格致中學的營員代表湯博宇對接下來的活動充滿憧憬,他希望“可以通過這次活動拓展自己的視野,明確未來努力的方向,通過思維的碰撞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使思想更加成熟”。



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華東師大分營開營
分營開營儀式結束后,志愿者組織營員們參加了別開生面的破冰活動。在形式豐富的自我介紹、方言配音等趣味活動后,原本有些拘謹的同學們很快相熟起來。志趣相投的營員們自發地圍在一起分享旅途趣事和開營感受,現場掌聲、談笑聲不斷。來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高級中學的李忻霖表示:“破冰活動很有心,沒想到大家都那么活潑,我們之間的關系一下子融洽了起來,相信在之后的相處中一定也會非常舒服。”




破冰活動
領悟科學之美,鑄造人文情懷
華東師大科學分營活動利用我校豐富的科研資源,通過開放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專家教授開設“名家講壇”、組織探究性實踐活動等方式,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高中生籌備了一場科技盛宴。在接下來的探究性實踐活動中,6個學科組分別組織獨具學科特色的課題研究與科學實驗。營員們將跟隨專業老師,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親手實踐實驗,與同學相互切磋合作,體驗高校獨有的學術氛圍,體悟精彩的學術思想。

參觀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

參觀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參觀上海市高可信計算重點實驗室


參觀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實驗室“初探初體驗”




參觀校史館

參觀師大校園
在感受科技魅力、感悟科學精神之余,我校分營還為營員們安排了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包括參觀校史館、觀看話劇演出、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浦江游船、閔行科普之旅等。營員們可以在領悟科學之美的同時,也感受師大豐厚的人文傳統;通過走向生產和科研一線,感受科技給世界帶來的巨大改變;展開科技與人文的雙翼,更好地翱翔于科技創新的廣闊天地。對于華東師大分營的活動內容,來自澳門培正中學的帶隊教師余麗君對城市參訪活動十分期待,“這是我之前帶隊去其他城市的時候沒有的環節,城市參訪可以滿足大家到上海來,感受上海文化的愿望。”同時,她期待大學生活體驗能帶給學生們深刻感受,使他們更加明確未來的方向。
為了更好地服務營員和帶隊老師,我校招募了40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全程參與活動的各個環節,發揮朋輩互學的積極作用。




大學生志愿者全程參與活動的各個環節



志愿者接站來自五湖四海的營員
每一次相遇都充滿著無限可能,愿在這個燃情七月,來自五湖四海的中學生們相聚于華師這塊科技磁場,相互吸引,相互碰撞,激發無限潛能,釋放創新活力,共圓科技夢想。
圖|潘晨華 李振東 吳萬本 唐菁嵐 季佳曉 文|王璐瑜 來源|新聞辦
指導老師|田波瀾 徐世猛 編輯|張晶晶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