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近代士人的家國記憶與生活圖景”——《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六輯)學術研討會在我校中山北路校區辦公樓小禮堂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南京藝術學院、蘇州大學、溫州大學、溫州市圖書館、西藏民族大學、翁同龢紀念館、鳳凰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團等單位的30多位知名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共同祝賀《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六輯)出版。


《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六輯)
《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由我校中文系彭國忠教授,與北京大學張劍教授、南京大學徐雁平教授輪流主編,于2014年出版第一輯,至今共出版73種99冊,以稀見稿抄本日記、尺牘為主,獲得很大社會反響,多次獲得全國和華東地區優秀古籍圖書獎,得到劉躍進、陳尚君、馬忠文等文史界著名學者的稱贊。
研討會開幕式由彭國忠主持,鳳凰出版社副總編林日波致辭。林日波通過“感謝”“學習”和“成長”三個關鍵詞,表達了對以三位教授為中心的團隊的感謝,對于編輯由古到今學到老的學術理想追求的認可和對叢刊年復一年的成長過程中學者、編輯們堅守精神的敬佩之情。
大會主題發言由北京大學張劍教授、南京大學徐雁平教授等主持。來自上海大學的董乃斌教授,上海師范大學曹旭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劉永翔教授、嚴佐之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陳福康教授,復旦大學陳尚君教授,華東師范大學胡曉明教授,蘇州大學羅時進教授,復旦大學查屏球教授、傅杰教授、陳引馳教授、周興陸教授,北京語言大學張廷銀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楊焄教授,翁同龢紀念館館長王忠良先生,分別發言。他們高度評價了《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對于傳統文化遺產的整理、保護,為中華文明血脈流傳做出的貢獻,并對其學術價值做了充分肯定。
下午的學術研討會由華東師范大學丁小明教授主持,與會學者圍繞“近代士人的家國記憶與生活圖景”展開熱烈而充分的討論。

“近代士人的家國記憶與生活圖景”——《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六輯)學術研討會舉行
會議最后,華東師范大學彭國忠教授總結致辭,并對與會學者表示感謝。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對于中國近現代文學、史學的進一步研究、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文、來源|中文系 編輯|彭佳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