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華東師大2019年社會實踐出征儀式在閔行校區舉行。校黨委副書記楊昌利出席活動并講話。2019年,我校社會實踐共有來自27個學部、書院、院、系(所)的322支隊伍,近2200名同學參與;其中,55支實踐隊伍將奔赴全國20個省份開展教育扶貧項目,另有130余名同學經選拔參加上海市11個區縣的暑期掛職工作。


2019年社會實踐出征儀式舉行
校團委常委、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團委書記朱丹首先介紹了學生社會實踐概況。今年的社會實踐以“青春接力一百年,與國同夢;砥礪奮斗七十載,與國同行”為主題,以逐步推進社會實踐常態化、以專業知識反哺城市發展、培養青年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為工作思路。圍繞國家戰略和上海市2019年重點工作,設立了“振興鄉村,精準扶貧”“創新中國,創新上海”“精細管理、美麗上海”等專項社會實踐。

校團委常委、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團委書記朱丹介紹學生社會實踐概況
2019年社會實踐的征程即將開啟,各支隊伍整裝待發。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李彥壘、教務處副處長徐世猛分別為學生社會實踐團隊代表授旗和授予沖鋒號,學生代表現場吹響沖鋒號角。

授旗儀式
為更好地推動教育扶貧工作,社會愛心人士向我校捐贈設立了學生支教基金,支持大學生前往貧困地區開展教育服務。校教育發展基金會辦公室副主任王芝容和校團委書記劉麒共同為學生支教基金揭牌。

學生支教基金揭牌儀式
校黨委副書記楊昌利為出征儀式致辭。她肯定了我校社會實踐“常態化”工作的成果,并對2019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寄予期望。她希望師大學子充分結合專業所學開展活動,發揮專業特長服務上海發展,在實踐中創獲智慧;發揚不畏艱難、勇敢前行的品質,學會團隊合作,在實踐中陶熔品性;打開視野,立志高遠,在實踐中關注民族與社會的發展。她期待通過社會實踐幫助同學們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確立遠大的人生志向,積極融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在新時代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收獲精彩的人生。

校黨委副書記楊昌利為出征儀式致辭
隨后,兩支獲2018年上海市“知行杯”大學生社會實踐大賽一等獎的實踐團隊學生代表進行了展示和分享。教育學部姣勒杜斯介紹了她所在團隊《“同心·同語·同行”新疆少數民族兒童國家通用語言趣味夏令營》實踐項目的歷程和成果,分享了她與團隊成員依托專業基礎,開展少數民族支教,踐行“教育扶智”,受到廣泛關注;外語學院潘俊韜介紹了她所在團隊《打造生態島的國際名片——崇明島公共場所文字精準翻譯》項目,分享了她所在團隊充分發揚專業優勢,對崇明島中英對應標語進行糾譯,制作各景區糾譯手冊,服務崇明國際生態島建設。兩位同學都分享了在項目選題、開展過程、宣傳報道、現場答辯等多方面的心得體會。

教育學部姣勒杜斯介紹《“同心·同語·同行”新疆少數民族兒童國家通用語言趣味夏令營》項目

外語學院潘俊韜介紹《打造生態島的國際名片——崇明島公共場所文字精準翻譯》項目

光華書院楊婷介紹2019年主題社會實踐重點培育項目計劃
2019年主題社會實踐重點培育項目之一《我在脫貧攻堅第一線——70位助力脫貧工作者訪談和赴貴州、河南、云南扶貧實踐》項目代表光華書院楊婷介紹了項目計劃,就其項目背景、內容、特色進行了介紹,提出對預期成果的展望。
圖文、來源|校團委 編輯|吳詩 編審|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