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黨的生日:華東師大舉辦示范黨課《追尋》
在建黨98周年的偉大日子里,一場以《追尋》為名的紅色傳統主題黨課在華東師大思群堂內隆重舉行。這是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偉大工程”系列示范黨課之一。活動現場,師生們回溯初心、砥礪出發,通過微電影、主題演講、“朗讀者”等不同形式,為黨的生日送上精美絕倫的音畫盛宴,這場活動更為全校萬余名共產黨員帶來了震撼的精神的洗禮和理想的升華。


以《追尋》為名的紅色傳統主題黨課在華東師大思群堂隆重舉行
時長90分鐘的黨課《追尋》分為“篳路藍縷尋初心”“艱苦奮斗守初心”“傳承使命話初心”“砥礪出發踐初心”四個篇章。
師生們共同追尋華東師大的紅色傳統,重溫來時之路,體會先輩們在艱苦創業中所堅持的理想和信念,共同討論了“青年教師在傳承華東師大辦學使命過程中所肩負的責任”“華東師大的育人育才初心應該如何堅守”“華東師大學子應當有怎樣的奮斗青春”等時代議題。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巡視員楊偉人,校黨委書記童世駿,校長、校黨委副書記錢旭紅,校黨委副書記楊昌利,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曹友誼,副校長孫真榮、梅兵、李志斌,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中層干部,教職工黨支部書記,專職組織員、特邀黨建組織員,專職輔導員,師生黨員代表,以及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等參加了活動。
思群堂時空穿越:篳路藍縷尋初心
這堂特殊的黨課以微紀錄片拉開序幕。老校友和校史專家們深情講述了前身學校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的愛國知識分子、青年學生堅持民族獨立、爭取教育主權、投身革命洪流的英勇故事。
《追尋永遠不忘的初心》
當1951年華東師大開學典禮的畫面在屏幕上出現時,同樣的地點帶來的時空穿越感,讓全場為之動容。時光荏苒,初心未改。師大人始終牢牢記得,華東師范大學作為新中國為培養百萬人民教師所組建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范大學,從誕生之日起就將自身的發展同國家和民族的進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當時決定要辦好一個全國重點師范大學一定要派精兵強將,所以從全國范圍抽調強的領導干部和師資力量。”“我們更珍惜華師大作為建國以后第一所社會主義師范大學,這樣一個榮譽和使命,把建國初的高水平師范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研究型的國際化大學,這是幾代師大人的夢想和志業。”
建校時的紅色初心和光榮使命在師生們的心頭久久激蕩。
黨委書記動情講述:艱苦奮斗守初心
“今天是建黨紀念日,我想著重說說我們的三位老書記:周抗同志、常溪萍同志和施平同志,說說他們所開創的我校黨的工作的優良傳統。”校黨委書記童世駿以“向可敬前輩致敬,為光榮事業增光”為題的演講,這樣開場。
校黨委書記童世駿以“向可敬前輩致敬,為光榮事業增光”為題演講
從1951年10月建校以來,華東師大幾代師生為在中國大地上建設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進行了不屈不撓的艱苦奮斗,學校許多前輩作出了杰出貢獻。
童世駿從三位老書記的生平以及自己與他們的交往講起。他表示,三位前輩富有情趣,酷愛藝術;更堅守理想,忠于職責。“他們都出自富庶之家,為了理想投身革命,在戰爭年代經歷了生死考驗。建國以后,作為高校領導,在各種政治環境中,他們都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地致力于把為人民服務的立黨宗旨和做民族先鋒的光榮使命統一起來,把牢牢堅守辦學的政治前提與發揮辦學的政治優勢統一起來,把中國高校的民族特色、社會主義方向和現代化水平統一起來。”童世駿深情講述,清晰勾勒出老一輩華東師大人勇于擔當的生動剪影。

校黨委書記童世駿動情講述:艱苦奮斗守初心
“前輩為我們奠定了發展基礎,樹立了工作榜樣,尤其是為我們留下了通過加強黨的領導而促進學校與國家共發展、通過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而促進師生與學校同成長的豐富經驗。”
主題教育活動分別邀請青年教師、管理干部、學生代表等介紹、朗讀詮釋華東師大人精神的經典文字,為“初心”和“使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校優秀共產黨員、歷史系副系主任、青年教授瞿駿
作為歷史學教授、華東師大培養的優秀青年學者,并且還作為生日與校慶日在同一天的華東師大人,瞿駿分享了自己對青年教師使命與擔當的看法。在他看來,華東師范大學的先生們不僅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的標準,更做到了“理想信念與扎實學識的統一”“道德情操與仁愛之心的統一”。他表示,作為青年教師,將努力繼承華東師范大學先生們的精神,努力成為“四有教師”。
他朗讀了華東師大首任校長孟憲承先生在他的《大學教育》一書的第一章“現代大學的理想和組織”中所闡述的“現代大學的理想”。瞿駿認為,不斷回溯這一“大學的理想”可以更加明確自身的使命和擔當。

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學生黨工委書記、學工部部長余佳
余佳作為土生土長的華東師大人,在4個院系學習工作過,還在3個部門任過職,長期從事思政工作和黨務工作。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他表示,將一如既往,繼續努力,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對標為人師者的最高目標,不懈努力,作育英才。
他朗讀的是華東師大原黨委書記施平同志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途徑》一文中的內容,主要是施老對于加強“群”育的論述。余佳認為,在不同時代、不同語境,我們都如此強調“群”育,恰恰是因為歷史一次次證明,任何個人或群體,如果不能將小我融入大我,都難以真正擔負起時代所賦予的使命。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應屆畢業生楊慧
作為華東師大的應屆畢業生,楊慧認為繼承和發揚華東師大精神,也是肩負時代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種方式。她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講述了對于“師大精神”中“求實”和“創造”的理解。

華東師大教育學部學生原創詩歌作品《以青春的名義》
她推薦的是原創詩歌《以青春的名義》,這是根據華東師大教育學部一批優秀學生的經歷創作的詩歌作品。“讓我們努力,擔負時代使命!讓我們奮進,以青春的名義!”她倡議,所有畢業生時刻保持謙虛謹慎、開放包容的態度,努力學習知識,拓展思維;時刻保持探索和創新精神,立足崗位創造價值,一起做踐行中國夢的華東師大人。
歌聲召喚未來:砥礪出發踐初心
黨課上,還對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及校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優秀個人和集體進行了表彰。


校黨委書記童世駿,校長、校黨委副書記錢旭紅為獲獎者頒獎


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


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


華東師范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華東師范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

華東師范大學先進基層黨組織
當《再一次出發》音樂奏響,將黨課的氣氛推向高潮。


《再一次出發》
“同志們,讓我們追尋先輩們的足跡,加倍珍惜華東師大作為新中國第一所社會主義師范大學的光榮傳統!同志們,讓我們踐行“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校訓精神,忠誠于立德樹人的光榮事業!同志們,讓我們接續幾代師大人的不懈奮斗,努力實現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光榮夢想!同志們,讓我們發揚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再一次出發!”

獻禮黨的生日:華東師大舉辦示范黨課《追尋》
獲獎教師們發自肺腑的號召,是從我做起的主動擔當,也是為黨的教育事業奮斗不息的使命和決心。
文|吳瀟嵐 圖|呂安琪 金亞珺 視頻|董生 浦亞筍 黃茂森 濮曉松 吳波 張茗喆
來源|新聞辦 編輯|吳瀟嵐 郭文君